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昆明大牯牛山夜爬游客焚烧高山杜鹃?目击者称当晚很多人烧灌木丛取暖 正文
时间:2025-08-12 08:34:40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综合
近日,昆明东川大牯牛山的日出云海刷屏网络,不过有当地网友曝光称,有游客夜爬大牯牛山并“纵火烧山”,引发关注,当地发布公告称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。11月19日,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@16
近日,昆明昆明东川大牯牛山的大牯杜鹃当晚多人日出云海刷屏网络,不过有当地网友曝光称,牛山资阳市某某生态科技运营部有游客夜爬大牯牛山并“纵火烧山”,夜爬游客引发关注,焚烧当地发布公告称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。高山11月19日,目击木丛上游新闻(报料邮箱baoliaosy@163.com)记者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,烧灌目前大牯牛山还未采取封山措施,取暖但已经加强了进山管理,昆明禁止携带火种,大牯杜鹃当晚多人同时也建议游客晚上温度过低,牛山最好白天前去游玩。夜爬游客
据当地媒体报道,焚烧资阳市某某生态科技运营部“大牯牛山海拔4017米,高山系乌蒙山脉最高峰,山麓地处小江河谷,海拔仅695米,相对高差达3300余米,高差之大实为罕见,而大牯牛山48道拐则是集惊险、刺激、美丽于一体的公路,每到秋冬季节,云海总给人一种无法拒绝的美。”13日到15日,不少官方媒体都发发布了相关视频,称“大牯牛山的日出真的太治愈了。”
游客夜爬大牯牛山
11月19日上午,向先生(化名)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自己是上周五晚(15日)从曲靖到大牯牛山游玩的,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徒步群组织去大牯牛山看云海日出和牡丹花,但真正火起来就是15日(上周五)的晚上,“因为11月9日和10日,大牯牛山下雪,又有日出云海,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有很多视频,就突然火起来了。”
昆明市民季女士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自己就是11月10日晚去的大牯牛山,11日凌晨到的山顶,“大牯牛山去年就火了,今年人才多了起来,当时刚刚下完雪,温度比较低,超级冷,大风吹得头疼,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去,不知道那么冷,而且爬山难度很大,走了2个多小时,低海拔出汗,高海拔上去了就吹风,会更冷。”
被网友疑为高山杜鹃的植物
有网友根据现场图片分析,生火现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高山杜鹃的燃烧痕迹,怀疑系夜爬游客所为。季女士也回忆:“当时看到山上有很多垃圾了,啤酒瓶子、纸、自热火锅、塑料瓶乱丢,那时候我就发现有两个火堆,我还以为是他们自己带的燃料,后面发现烧的是灌木丛,矮矮的那种,当时也不知道是杜鹃花。”
“当时我在上山前和停车场管理人员聊了一下,他说周五(15日)那天是有史以来人最多的一次。”向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有些气愤,“我是周六(16日)凌晨走到垭口的时候,就发现山顶有人烧火,6点左右登顶时,就发现有很多人在烧火了,有些人点的灌木火很大,至少烧了有三四米高,有几团灌木已经烧灭了,我提醒了几个正在点的,还有人当时在试图灭火。”
植物被焚烧后的情形
“当时确实很冷,我当时穿了一件加绒速干衣、一件薄款羊毛衫、一件加绒内胆和一件冲锋衣都觉得很冷,关键是风很大。”向先生介绍。
11月18日,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关于“游客夜爬大牯牛山纵火烧山”的情况通报称,昆明市东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已联合区公安局、碧谷街道成立调查组,迅速启动相关调查核实工作。目前联合调查组正对生火人员、过火面积及受损植被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,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和媒体公布,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置。
上游新闻记者看到不少大牯牛山的攻略,都是先到达东川区碧谷街道箐口村,再换乘车辆前往山下的紫霞宫停车场,然后凌晨3点左右开始徒步,约6点30分左右登顶看日出云海。
19日上午,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了箐口村相关负责人,他表示正在处理相关事情,山里信号不太好,目前大牯牛山也没有封山,可以来玩,随后就匆匆挂断了电话。
碧谷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目前大牯牛山没有封山,可以去玩,但目前因为“游客烧山”的事情,当地已经加强管理,不允许游客带火种上山,他也建议游客:“大牯牛山48道拐难度大,对车辆要求高,最好是四驱,而且尽量别选节假日来,工作日的话应该还可以,但是还是建议如果是能白天上去的话,还是白天上去,因为晚上温度太低了,加上天黑,登山不安全。”
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
责任编辑:戴丽丽_NN4994北京此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2025-08-12 08:30
陪诊师变身“号贩子” 行业边界亟待划清2025-08-12 08:20
看腿就能判断血糖高不高?专家:皮肤变化成因复杂,不能一概而论2025-08-12 08:19
看腿就能判断血糖高不高?专家:皮肤变化成因复杂,不能一概而论2025-08-12 07:23
日本福岛核电站员工因海啸避难2025-08-12 07:21
陪诊师变身“号贩子” 行业边界亟待划清2025-08-12 06:45
健康中国2025-08-12 06:32
“没有什么甜点能与糖葫芦相比”2025-08-12 06:12
韩国特检组对前总统尹锡悦执行拘捕令失败2025-08-12 06:07
中国专家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机制 助个体化用药2025-08-12 05:58
泰柬终于停火,秘密就藏在这张照片里2025-08-12 08:04
专家:症状减轻不代表炎症消失 哮喘治疗应长期、连贯2025-08-12 08:01
专家: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将成趋势2025-08-12 07:46
新型疫苗有望终止结核病流行2025-08-12 07:08
北京遭遇强降雨天气,有一线抢险人员失踪失联2025-08-12 07:01
牛奶这样喝,不仅损失营养,还可能会生病2025-08-12 07:00
雨水多、湿气重 缓解“春困”有良方2025-08-12 06:30
新型疫苗有望终止结核病流行2025-08-12 06:23
孩子假期意外事故多发 医生:家长要避免处理不当加重伤情2025-08-12 06:11
“没有什么甜点能与糖葫芦相比”2025-08-12 05:54